新闻中心
掌握行业前沿动态 净化科技 权威发声
一颗比指甲盖还小的芯片上,要集成上百亿个晶体管,其制造过程堪称人类工业史上的奇迹。而当半导体行业从7nm、5nm向更小的3nm、2nm制程迈进时,对生产环境——也就是洁净室的要求,已经严苛到了“变态”的程度。其中,洁净室的“肺部”——送风系统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。
挑战一:空气中“航母”级的颗粒物也不再被允许
众所周知,洁净室靠巨大的送风系统持续送入过滤后的洁净空气。传统洁净室可能允许存在少量微米级(μm)的颗粒。但对于纳米(nm)级制程来说,空气中哪怕只有0.1微米(100纳米)的颗粒,落在晶圆上就像一个巨大的“陨石坑”,会导致电路短路、良率骤降。
举例: 制造5nm芯片时,一根头发丝(约50-100μm)的直径就相当于上万个晶体管并排的宽度。此时,空气中任何大于20nm的颗粒都可能成为“致命杀手”。
对送风系统的新要求: 传统的高效过滤器(HEPA) 对0.3μm颗粒效率达99.97%,但已无法满足要求。必须采用过滤效率更高的超高效过滤器(ULPA),对0.12μm颗粒的过滤效率高达99.9995%以上,成为新的“守门员”。
挑战二:需要更强大、更均匀的“空气瀑布”
更小的制程意味着晶圆对任何微小的波动都更加敏感。送风系统需要形成一道极其稳定、均匀、垂直向下的“空气瀑布”(单向流),以瞬间带走设备产生的微粒和热量。
举例: 在光刻环节,温度波动哪怕只有0.1摄氏度,都可能导致热胀冷缩,造成纳米级的光刻对准误差,从而产生废品。
对送风系统的新要求: 这就需要风机过滤单元(FFU) 的性能无比稳定。成千上万个FFU组成的送风顶棚,每一个单元的风速、风量都必须高度一致,不能有任何大的波动或产生湍流。同时,系统的控温、控湿精度必须达到极致。
挑战三:振动与噪音控制成为隐形战场
送风系统的核心是风机,而风机会产生振动和噪音。对于纳米级制造,这些微小的振动是“隐形”的敌人。
举例: 极紫外(EUV)光刻机等精密设备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极高,FFU风机产生的微小振动通过吊顶结构传递,都可能干扰光刻机的精准对焦,导致产品良率下降。
对送风系统的新要求: 必须采用超低振动、静音型的高端FFU。这要求从风机的电机、叶轮动平衡、减震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革新性设计,将振动控制在绝对微小的范围内。
挑战四:节能与成本的巨大压力
满足以上所有要求,意味着送风系统需要更强大的风机、更密集的FFU布局、更频繁的风速换气次数,其能耗是极其恐怖的。一个高级别半导体洁净室的能耗,一半以上都用在空调送风系统上。
对送风系统的新要求: 在追求极致洁净的同时,智能化节能成为必选项。需要通过智能控制系统,实时监测洁净室内的粒子浓度,根据实际生产需求(如设备待机时)动态调节FFU的风速和转速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实现精准节能,降低天文数字般的运营成本。
结语:
半导体制程的进化,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极限竞赛。而洁净室的送风系统,作为这场竞赛的“基础设施”,其技术挑战已逼近物理极限。它不再仅仅是“送风”,更是一个融合了空气动力学、材料学、振动学、智能控制等多项尖端科技的复杂系统。谁能提供稳定、高效、节能的尖端送风解决方案,谁就为下一代芯片的制造,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。
(苏州惠丰净化设备有限公司,持续关注前沿行业动态,致力于为高端制造领域提供高性能、高可靠性的FFU、ULPA过滤器及智能送风系统解决方案,为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