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掌握行业前沿动态 净化科技 权威发声
小窗口,大作用:洁净传递的关键防线
在无菌车间、实验室或药厂中,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设备——传递窗。它静静地嵌在墙体中,却承担着阻断污染、守护洁净区安全的关键任务。但它是否真的能“杜绝”交叉污染?答案是:可以,但必须正确使用。
它是如何工作的?
传递窗的核心设计原则是 “阻断气流互通”。其通过以下机制确保传递过程的安全可控:
机械互锁系统:传递窗两侧的门不能同时打开,有效防止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空气直接对流。
自净功能:多数传递窗内置紫外灯或高效过滤器(HEPA),在传递前后可对内部空间进行杀菌或净化。
光滑无菌材质:内部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,易于清洁,不产生颗粒脱落。
能否“绝对杜绝”污染?关键还看这几点!
虽然传递窗本身具备良好的隔离性能,但实际效果还取决于是否做到以下几点:
1.规范操作
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SOP:先对外侧物品进行表面消毒,再放入窗内,关闭外侧门后,内侧人员方可取货。任何一步跳过都可能引入污染。
2.定期维护
紫外线灯寿命有限,HEPA过滤器会逐渐堵塞。如未按时更换或检测,自净效果会大幅下降。
3.合理选型
普通传递窗适用于一般物料;若传递高风险物品(如病原微生物样本),需选用带高效过滤或气密性更强的无菌型传递窗。
4环境匹配
传递窗的性能也受安装环境压差影响。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不足,即便窗门互锁,也可能存在气流扰动。
结论:它不是“万能窗”,而是“关键控制窗”
传递窗在设计合理、使用规范、维护及时的前提下,可以极大程度降低甚至杜绝交叉污染。但它并非一劳永逸的设备,更需要人与制度的配合。
业务热线:134-5150-51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