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掌握行业前沿动态 净化科技 权威发声
在生物医药、化学研发等领域,生物安全柜(BSC)、通风柜(Fume Hood)和洁净工作台(Clean Bench)被并称为实验室“三剑客”。三者外观相似,功能却截然不同。选配不当轻则导致实验失败,重则引发安全事故,如何科学选配成为行业焦点。
核心差异:保护对象决定选择
1.生物安全柜:三重防护屏障
▪ 适用场景:操作病原微生物(如新冠病毒、结核杆菌)、细胞培养等生物危害实验。
▪ 功能:通过HEPA/ULPA过滤进排风,形成负压层流,同时保护操作人员、实验样品及环境。
▪ 案例:某P2实验室因误用通风柜处理病毒样本,导致气溶胶泄漏,更换为Ⅱ级A2型生物安全柜后隐患消除。
2.通风柜:化学毒气的“终结者”
▪ 适用场景:挥发性化学品(如强酸、有机溶剂)操作。
▪ 功能:强效排风系统定向抽走有毒气体,仅保护操作者安全,不保护样品。
▪ 误区警示:某药企曾用通风柜进行无菌分装,导致样品被外部空气污染,损失超百万元。
洁净工作台:样品的“无菌盾牌”
▪ 适用场景:无菌制剂分装、精密电子组装等无生物/化学风险的超净需求。
▪ 功能:单向流(垂直/水平)提供ISO 5级洁净环境,仅保护样品不受污染。
▪ 典型应用:医疗器械厂在洁净台下完成人工骨关节的无菌包装,合格率提升至99.9%。
行业倡议:选配需“三看”
▪ 看风险类型:生物危害选BSC,化学毒气选通风柜,无菌需求选洁净台。
▪ 看认证标准:生物安全柜需符合NSF/EN 12469,通风柜需达到ASHRAE 110面风速标准。
▪ 看气流设计:生物安全柜为负压层流,通风柜靠负压抽吸,洁净台为正压送风。
专家呼吁:实验室应建立设备选型规范,避免“一柜多用”。国内头部厂商如苏州惠丰等已推出场景化配置方案,助力实现“零污染、零事故”目标。